第23章 第 23 章(1 / 1)

别怕 宋京 815 字 2023-07-17

米萨是美国本世纪呼声很高的年轻钢琴家。

他本人今年26岁,父亲是纽约爱乐的小提琴手,母亲是知名乐团女高音,媒体称只有这样的音乐世家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钢琴独奏家。

音乐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名记者是故意想挑起纷争吗?

莱曼在本世纪声誉极高,舒檀不担心他会受到什么样的舆论,而有些担心其他音乐家对此的态度。

年轻音乐家需要的是鼓励和客观事实,记者媒体的故意捧杀不可取,公开的批评却过于严厉了。

舒檀注意着屏幕,莱曼还没回答,她察觉到身侧的浅淡檀香,心不自觉微微提起。

宋时聿回来了。

身边的人扫了一眼屏幕,问:“莱曼是你的老师?”

舒檀点头。

她以为宋时聿还会说什么,分了些心,余光注意到他在自己身边坐下,一时顾不上屏幕里莱曼的回答。

半分钟后,她发现宋时聿没有其他动作,注意力才重新回到眼前。

电视里,莱曼说了最后一句:“...好的音乐家应该都能正确解读。”

舒檀是莱曼一手教出来的,知道这位大师在音乐评价上非常毒舌,却没想到这次他会这么直接。

什么叫“好的音乐家应该都能正确解读”,这几乎相当于指着米萨的鼻子说他不知天高地厚,妄图模仿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巴托克。

巴托克首演《第一钢琴协奏曲》时36岁,结束后仍觉得此版本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米萨如何能凭他26岁的年纪‘致敬’?

莱曼这番评价相当不留情面,舒檀打开社交软件,短短几分钟,#莱曼大师评价米萨看不懂曲谱#已经冲上热搜,后面紧跟着一个“爆”字。

和流行乐相比,古典乐是一个小圈子,但去年国外推出的一款“对话当代钢琴大师”访谈火爆全网,在音乐会上技艺高超的古典钢琴演奏家们私下非常平和且亲切,生活中的小习惯和偶尔毒舌让网友们直呼接地气,开辟出一条了解古典乐的新道路。

舒檀平时很少上网,知道这个节目还是因为舒远提了一句访谈名单里怎么没有莱曼。

她后面和莱曼问起,老人家翻了个白眼说没这个必要。

舒远总结说莱曼的白眼里有四分傲气三分不屑两分无聊以及最后一分鄙视钱给的太少,要是制片方把价格抬到以亿为单位,玉皇大帝都能被请过来。

莱曼没参加访谈,访谈里却处处是他的身影。

原因是他资历太高,访谈对象若不是自己和他有交集,就是老师就和他有交集,虽然他正式的学生只有舒檀一个,却真真是桃李满天下。

舒远改变了看法,说莱曼格调太高,不去是正常的。

舒檀点开话题下的评论区,几乎能预计米萨会遭受什么样的狂风暴雨。

【是弹钢琴,不是敲键盘呢,亲(微笑)】

【真野蛮演奏“野蛮”(微笑)】

【巴托克是即兴大师,米萨的眼睛都快黏在曲谱上了,说他是机械的演奏都是贬低了“机械”这两个字】

【指挥老师好辛苦(流泪)】

【康斯纳看上去好像要哭了...】

......

康斯纳师从世界著名指挥家乔纳,和富特文格勒一脉相传,没人会挑他的错,伴奏乐团又人多乐器多,不可能单拎出来指责,理所当然的,这场灾难由米萨背锅。

舒檀在旧金山巡演时见过米萨。

男生身形高挑清瘦,一头浅棕色微卷发,面颊上有少许小雀斑,是个看起来很安静温文的年轻人。

应该是太紧张了。

屏幕里莱曼回答完就入场了。

舒檀垂眸刷着页面,蓦然看见一条被转发过来的评论,点赞和评论都非常高。

【DBAW:想知道现在国际上年轻一代里还有真正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嘛?(微笑捧爱心)不要滥竽充数的噢~】

【我多尔小哥哥一生推啊啊啊啊李斯特音乐学院毕业,祖父是著名作曲家桑多尔的学生!!!@卜多尔】

【你可以永远相信梅里(玫瑰)@梅里】

第三条评论只有两个字和一个符号,点赞却高居前排:

【@舒檀】

作者有话要说:富特文格勒:德国指挥家,作曲家,受浪漫的彪罗和精确的尼基什的影响很大,从而揉成自己内在的、抒情的指挥,独具特点。

《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于1926年,于1927年7月1日在法兰克福国际现代音乐协会的音乐节上,由富特文格勒指挥首演,独奏是巴托克自己。

(资料来源百度)

晚上还有一章,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