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回 悲喜两重(1 / 1)

听到身后有异动,李明达猛地转身。发现是孙悟空后,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道:“师兄,你醒了?”

悟空一言不发。

这是怎么了?

突然,李明达的双眼传来一阵针扎的疼痛。李明达下意识用双手揉着眼,痛感消失后,李明达缓缓睁眼,重新审视走来的孙悟空。

这一看可不得了。

她竟从孙悟空的身后,看见巍峨高山的虚影,在那山顶上,立着一块一人高的石头,其左侧不远处的阴影旁,有一株草。

李明达眨了眨眼,虚影微微变动。还是这块石头,那草的位置却挪移了,它紧紧挨着这块石头。

李明达第三次眨眼,虚影消失。

这些是什么?

同一时刻,孙悟空保持原来的姿势,在李明达的面前站定,僵直不动。李明达看向孙悟空,他这模样,仿佛陷入了魔障之中。

可什么样的魔障,能让齐天大圣深陷其中呢?

“师兄!”

“师兄!”

“师兄!”

李明达尝试着,连喊三声。果然有效,悟空已有动作:他紧蹙眉头,双手握拳,额头上的冷汗直冒,好像在挣扎些什么。

一股冷气从李明达的脚底攀岩而上。

戾气与怨恨。

李明达僵在原地,不敢动弹。她竟然在师兄的身上,感受到了深重的戾气与怨恨。

片刻后。

孙悟空松开右手,金箍棒掉落在地。他的左手一个使劲,就将金箍周围的毫毛拔掉,毫毛洒落在他的影子之中。

疼痛令孙悟空如梦初醒。

他这才发现,面前的只有李明达了。地藏和观音这两位菩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悟空沉下脸,按捺住心中的不忿,问:“他们呢——地藏王就这么罢手了?”

李明达沉思了会,隐瞒她与地藏王之间的事,点头:“是如此。”

“嘁。”孙悟空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

李明达迟疑着,问:“师兄……你刚才是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悟空板起脸,“我不就是走到你面前来了么?”

是如此么……

眼瞧着孙悟空要生气,李明达只好昧心点头。

她的眸光不经意落在孙悟空的身后,一下被吸引住:原来那团金色的毫毛,变成了一个金色的小猴。

“师兄,你看。”

李明达有些轻快地指着那茫然无措的小毛猴。

孙悟空转身,也看见了这小猴。他一挑眉,散漫地说道:“这有什么稀奇的,你可知道,老孙这一身毫毛,都能变化成猴儿。”

“真稀奇——”李明达说,“——这小猴叫什么名字。”

“你傻了呀。”悟空哂笑,“毫毛变幻的猴子,一个一个地取名,可不是要累死老孙了。不过既然你问了,就叫它者行孙好了。”

“者行孙?”李明达托着下巴思忖,“这名字怪得很,像是颠倒了——哎,我说师兄,这名字倒过来,不就是师父给你起的‘孙行者’吗?”

“可不就是。”悟空一扬声,微微得意。

随后,他将者行孙化为毫毛收了上来,将金箍棒收进耳朵,说:“无人挡我们了,我们早去早回罢。”

“好,师兄。”

李明达面对着孙悟空应道。

在此刻,李明达的眼皮跳了下。不由自主的,她的视线又落在了孙悟空的身后。这一看,却看见了诡异的一幕。

孙悟空的影子竟然变成了赤红色:阳光穿过斑驳的树荫,折射在影子上,令影子也层层叠叠地分成了三股。

在影子的头部两侧,李明达细细地数了数,前后交错在一起,左边是三只猴耳,右边也是三只猴耳。

一共是……

六耳。

李明达继续盯着地上的影子,影子好似活了过来,用怨恨的、殷红如血般的目光与她对视。树枝的那影子落在他的手边,就仿佛他拿了个棍棒。

形如金箍棒。

不知怎的,李明达打了个冷战。

“兕子,还不快些。”

孙悟空的声音仿佛从远处传来,将李明达拉回现实。她再去看地上的影子,影子平平无奇,全然是悟空的影子而已。

没有六耳、没有血目、没有棍棒。

李明达暗自舒了一口气。

“师兄,走吧。”李明达说,她留了个心,问道,“师兄,西行路上,你会如何呢?”

这本该是言明的答案,悟空却不语了。

良久,他才说:“‘既来之,则安之。’”

这下轮到李明达不说话了。

这真不像师兄说的话,师兄从醒来后,就不太对劲。要知道,与地藏王相斗的他,被地藏王偷袭的他,俨然带了怨恨与恼怒。如今,这怨恨怎的凭空消散了?

莫不是大彻大悟,真入了佛门?

李明达不解。

[万物需自在,束缚则怨恨。百因必有果,只是早与迟。莫急。]

李明达心中的女声响起,缓缓替她解惑。

此事翻篇。

悟空立时将李明达带到了皇宫宫门旁的宫墙边,在这里,能看到公主出降的热闹场面,且不被人发现。

李明达没有走上前,而是停在原地。她痴痴地望着宫门,心中五味杂陈。近亲而情怯,便是如此了。

忽然,她的双眼再一次跳动。

她竟然透过厚厚的宫墙,直接看见宫门口发生的一切。

那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侍人、宫婢、陪嫁等人穿红佩绿,整条街道张灯结彩,万人空巷。百姓都挤挤挨挨在道路两旁,想要一览城阳公主之貌,瞻仰圣人皇后之容。

宫廷内外贴满了喜字,喇叭声起,唢呐声起,规模浩大。公主出降的送嫁迎亲队伍密密麻麻,从宫门口,一直到了莱国公府。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珠翠满头、身着嫁衣的城阳公主。她此时泪眼盈盈,悲喜交加,正拜别陛下皇后:“儿这便嫁与他人妇,不能时常承欢阿耶阿娘膝下了。”

世民皇帝与长孙后俱有动容。

世民皇帝缓声说:“城阳,你出降后,要勤勉侍奉姑舅,为姊妹做个表率。日后若是思念阿耶阿娘了,常到宫里来就是了。”

“淑慎。”长孙皇后接话,语气温柔,亦有不舍,“女子到了年纪,总是要远离父母,要成为他家妇的。”

如此,城阳公主才在侍婢的搀扶之下,坐上了花轿。伴着百姓们的欢呼声,与夹道两边撒下的鲜花,公主仪仗浩浩荡荡地朝着夫家前去。

长孙皇后和世民皇帝站在宫门口,目送公主仪仗远去。

李明达眨眼,这些景象消失了。

她用力地朝着长孙后与世民皇帝的方向迈出一步,下一步却怎么也迈不动了,好似被定格住。

取经数日,加上与地藏王的冲突,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一心一意想着承欢于父母膝下、不谙世事的女郎了。

她听见她的心不断争辩。

一个是责问:“才走了这么些时日,你确定要回到阿耶阿娘身边吗?当初离去时,你是如何与阿娘说的?”

一个是嘲讽:“没想到大唐荣养出来的、金尊玉贵的公主,竟然是个贪生怕死、离不开阿耶阿娘的女娃娃。我大唐女郎多巾帼,怎就你不行?”

一个是疑惑:“地藏王菩萨、金镯、薜荔心,这些还没让你起疑心吗?也许比起陪在阿娘身边,阿娘更想让你寻找到真正的自己呢。”

真正的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

李明达心里的女声适时地出声。

[人活于世间,大都庸庸碌碌。极少人心有所向。若前而往之,有所成就,此为明悟大道。唐王之女,你已觉醒自性,吾自此融于汝之心,再不发声。你的这双眼睛,已具有法力,遇到时机,可观他人过去之因与未来之果。这眼,名为通达慧眼。]

通达慧眼。

这意味着,今日她看到的,不是假象,而是有关过去与未来的因果。那她自己的因果呢?

原来她正是要寻觅她自己的因果。她看不到,所以要自己去寻觅。

李明达忽想起世民皇帝为什么给她起“明达”这名了。世民皇帝对佛教有所研究,而明达,是佛教用语,又名三明三达。

所谓三明,第一明,知道自己与他人过去的因果;第二明,知道自己与他人未来的因果;第三明,通达未来,眼顾当下。

真是极好的名字。

原来阿耶阿娘的期望早就在这名字中了。

李明达心里闷闷,鼻头酸涩,她说不出什么感觉。在目睹淑慎阿姊嫁人后,她本该冲向宫门口,依偎在阿耶阿娘怀中,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

可是现在,似乎有更重要的东西占据了她的心头: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什么能比追寻自我更重要的呢?

说来,这还是地藏王菩萨教给她的。她记得那句——地藏我母,我名,地藏。

她的过去、她的未来,如浓雾般捉摸不透,如乱麻般牵扯不清。她迫切地想知道,除了外界加诸于她的身份外,她是谁。

正如她的名字一般。

她其实早就应该长大,脱离父母的怀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因果了。冥冥之中,她注定要追逐一些东西的。

一门之隔,悲喜两重。

只差一点点,她就能无知无畏、心无旁骛、满心欢喜地去见长孙皇后了。

只差那么一点点。

可她注定是要远行的。

李明达转身,语气有些低落,带着点茫然:“师兄,阿姊出降了,我们先回到刚才的郊外丛林吧。”

悟空无聊地甩了甩尾,应了声:“哎。”

欲知后事如何,请见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明达成长了一点,而成长,其实挺残酷的。

这章算过渡章吧。

【后土叨叨叨】

没想到吧,明达的24K合金眼上线这是一个奇妙的外挂,时灵时不灵。

这个情感线呢稍微晚点,毕竟咱们这个团队要先组织一下hhhhhhh

我先埋伏笔哈哈哈哈